Skip to content

This repository is mainly for electrochemistry, relative books reading or some resources.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omwtbarca/Chem2.0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Chem2.0

This repository is mainly for electrochemistry, relative books reading or some resources.

PyBaMM

image https://www.pybamm.org/getting-started#h.vok4mvhmlyq1 Based on CoLab

Book-List

No. Name Date Rank Progress
Uno.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2022.7.25- ⭐⭐⭐⭐⭐ 10%
Dos. Electrocatalysis 2022.7.30- ⭐⭐⭐⭐⭐ 10%
Tres. Energy electrochemistry 2022.8.20- ⭐⭐⭐⭐⭐ 10%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固态电化学 ↩️ $${\mathscr{2022年7月25日——}}$$

ISBN: 9787122276032

image

El summary
固态电化学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关注固体中电化学反应过程及其相关材料构效关系。本书主要介绍固态电化学所涉及的物理、化学与材料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研究方法,体系应用及其今后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为12章,内容包括固态电极/电解质材料合成方法(包括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固态材料结构分析、固态材料中的缺陷化学、固态电子结构与电子电导、固态离子输运过程及其特性、无机离子导体材料、聚合物电解质、离子嵌入脱出反应、氧离子导体及混合导体、材料物理与化学性质的计算机模拟、固态电化学研究方法(包括一些新型的表征技术等)。
  • 第1章绪论

参考文献6

  • 第2章固态电极/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与技术
El content
2.1气相制备法8 2.1.1化学气相沉积法8 2.1.2磁控溅射法12 2.1.3原子层沉积法14 2.2液相制备法16 2.2.1溶胶凝胶法16 2.2.2水热/溶剂热合成法20 2.2.3共沉淀法23 2.2.4熔盐生长法25 2.3固相制备法26 2.3.1粉末固相法26 2.3.2燃烧法27 2.3.3机械合金法28 2.4球形颗粒制备方法29 2.4.1络合沉淀生长法30 2.4.2喷雾干燥造粒法31 2.5相关实验技术33 2.5.1高温技术33 2.5.2气氛控制34 2.5.3分离与纯化技术35 参考文献36
  • 第3章固态材料结构基础 El content
3.1晶体的对称38 3.1.1对称要素39 3.1.2对称要素组合定理和点群、空间群42 3.1.3晶体定向和符号46 3.1.4空间格子48 3.2晶体化学51 3.2.1化学键51 3.2.2紧密堆积原理53 3.2.3鲍林法则54 3.2.4常见结构现象55 3.2.5晶体场理论57 3.3晶体结构60 3.3.1典型晶体结构60 3.3.2常见锂电池材料相关晶体结构78 3.4X射线衍射技术86 3.4.1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86 3.4.2X射线衍射波长的选择92 3.4.3倒易格子和反射球96 3.4.4影响X射线衍射强度的各种因素98 3.5结构表征101 3.5.1X射线物相分析101 3.5.2粉末衍射图谱的指标化102 3.5.3空间群的确定106 3.5.4粉末X射线衍射法晶体结构的测定110 3.5.5CIF数据文件113 参考文献116
  • 第4章缺陷化学基础及其应用
El content
4.1引言118 4.1.1缺陷形成能118 4.1.2缺陷的分类119 4.2点缺陷的分类和表示方法120 4.2.1本征缺陷120 4.2.2非本征缺陷(杂质缺陷)121 4.2.3非化学计量缺陷122 4.2.4缺陷缔合与缺陷簇122 4.3点缺陷的表示方法123 4.3.1克罗格-明克符号123 4.3.2缺陷反应式的书写原则124 4.4固溶体及补偿机制125 4.4.1离子补偿机制126 4.4.2电子补偿机制128 4.5缺陷浓度的影响因素(分压、掺杂等)130 4.5.1缺陷的形成与平衡130 4.5.2本征缺陷的缺陷反应与平衡130 4.5.3掺杂对缺陷浓度的影响131 4.5.4分压对缺陷浓度的影响132 4.6缺陷表征方法133 4.6.1X射线粉末衍射(XRD)134 4.6.2密度测量135 4.6.3热分析技术(DTA/DSC)136 4.6.4电子自旋共振136 4.6.5电子显微技术137 4.7电化学相关材料中缺陷结构的分析实例138 4.7.1LiFePO4正极材料的缺陷化学138 4.7.2FePO4的缺陷化学139 参考文献140
  • 第5章固态电子结构和电子电导基础
El content
5.1能带的概念141 5.2金属、半导体、绝缘体、半金属、half-metal144 5.3材料中原子的相互作用力、杂化轨道145 5.4电子有效质量、电子状态密度149 5.5费米能级、费米分布函数151 5.6Jahn-Teller效应152 5.7电极材料中电子电导的经典理论153 5.8玻尔兹曼方程和金属电导155 5.9纳米材料的特性、非晶体、玻璃碳156 5.10表面电子态和界面态158 5.11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159 5.12典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子结构160 5.12.1LiCoO2(R3-m)材料161 5.12.2LiMn2O4(Fd3-m)材料163 5.12.3LiFePO4(Pnma)材料165 5.12.4Li2FeSiO4(空间群P21/n)材料167 5.13典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导169 参考文献171
  • 第6章固态离子输运过程及其特性
El content
6.1扩散的概念——布朗运动与扩散173 6.2描述扩散的理论模型Fick定律174 6.3固体中原子/离子扩散过程的基本分析176 6.4固体中离子扩散的机制178 6.5扩散的类型及特点180 6.6复杂体系及界面体系的离子扩散特征182 6.7电子电导与离子电导的特性与区分185 6.8固体中原子/离子扩散的相关因子186 6.9离子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温度及压力的影响)188 6.10外场作用下离子的扩散过程189 6.11固态离子扩散特性及其应用193 6.12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与研究方法194 6.12.1示踪原子法195 6.12.2同位素标记——二次离子质谱法196 6.12.3核磁共振技术196 6.12.4直流法测定电导率及离子扩散系数200 6.12.5交流阻抗方法202 6.13固态材料中离子电化学扩散系数的测定204 参考文献206
  • 第7章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应用
El content
7.1无机固体Li+导体208 7.1.1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209 7.1.2NASICION型固体电解质209 7.1.3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211 7.1.4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213 7.1.5硫化物固体电解质218 7.1.6其它类型的固体电解质221 7.2钠离子导体材料222 7.2.1β-氧化铝222 7.2.2NASICON材料224 7.2.3应用225 7.3无机质子导体材料229 7.3.1固体无机酸型质子导体230 7.3.2钙钛矿型氧化物质子导体231 7.3.3其它材料233 7.3.4应用235 参考文献237
  • 第8章聚合物电解质
El content
8.1引言244 8.2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及其特点244 8.3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及离子输运机理247 8.3.1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247 8.3.2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的输运机理249 8.4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252 8.4.1PEO体系252 8.4.2离子橡胶254 8.4.3其它基于E-O氧化乙烯单元的聚合物电解质254 8.5胶体电解质体系256 8.5.1增塑型聚合物电解质256 8.5.2胶体聚合物电解质257 8.6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260 8.6.1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260 8.6.2在锂空气电池上的应用260 8.6.3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261 8.6.4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262 8.6.5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262 参考文献262
  • 第9章嵌脱反应与锂离子电池
El content
9.1引言266 9.2嵌入脱出反应热力学267 9.2.1吉布斯相律267 9.2.2锂离子的嵌入脱出热力学267 9.2.3点阵气体模型269 9.2.4影响嵌入脱出反应的因素271 9.3嵌入脱出反应动力学275 9.3.1离子在材料中的迁移表征276 9.3.2材料中的离子自扩散277 9.3.3离子浓度对扩散的影响277 9.3.4化学扩散系数的电化学测定方法280 9.4实用电极材料的嵌脱过程284 9.4.1石墨类电极材料284 9.4.2LiCoO2电极材料287 9.4.3三元电极材料290 9.4.4LiMn2O4电极材料294 9.4.5LiFePO4电极材料296 9.4.6Li4Ti5O12电极材料299 参考文献302
  • 第10章氧离子导体及其应用
El content
10.1引言308 10.2氧离子导体结构及传输特性308 10.2.1萤石结构材料309 10.2.2氧缺陷钙钛矿结构氧化物314 10.2.3钼酸镧(La2Mo2O9)基氧化物320 10.2.4磷灰石结构固体电解质321 10.3氧离子导体的应用322 10.3.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322 10.3.2致密陶瓷透氧膜反应器329 10.3.3氧传感器333 参考文献336
  • 第11章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理论模拟
El content
11.1材料模拟计算的理论基础343 11.2密度泛函理论344 11.2.1Kohn-Sham方程344 11.2.2局域密度近似和广义梯度近似345 11.2.3Kohn-Sham方程的解法346 11.2.4总能量349 11.3经典分子动力学和Car-Parrinello方法349 11.4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压平台的计算351 11.5锂离子脱嵌过程中的相稳定性及结构演化353 11.6材料相变的理论描述355 11.7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分析357 11.8电极材料中的离子迁移360 11.9电极材料的结构预测方法362 11.9.1结构单元网络搜索方法362 11.9.2用于晶体结构预测的自适应的遗传算法363 11.9.3基于材料中“结构单元”的结构预测方法366 参考文献366
  • 第12章固态电极/电解质材料的表征技术
El content
12.1电化学表征技术368 12.1.1循环伏安(CV)法368 12.1.2交流阻抗(AC)法370 12.1.3恒电流间歇滴定(GITT)法374 12.2光子衍射技术378 12.2.1X射线衍射技术378 12.2.2中子衍射技术383 12.3高分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技术386 12.3.1高分辨扫描电镜386 12.3.2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技术387 12.4热分析396 12.4.1热分析方法介绍396 12.4.2热分析实验条件选择397 12.4.3热分析方法在锂离子电池体系中的应用398 12.5微分电化学质谱401 12.5.1DEMS介绍401 12.5.2DEMS应用402 12.6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技术406 12.6.1固体核磁共振介绍406 12.6.2固体核磁共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微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408 12.6.3动力学研究412 12.6.4核磁共振成像(NMRI)技术416 12.7扫描微探针技术416 12.7.1扫描隧道显微镜(STM)416 12.7.2原子力显微镜(AFM)424 12.8原位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429 12.8.1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简介429 12.8.2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简介430 12.8.3原位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431
  • 参考文献435
  • 索引443

Electrocatalysis

电催化 ↩️ $${\mathscr{2022年7月30日——}}$$

ISBN: 9787122171832

image

El summary
本书由电催化基础和重要电催化过程两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从纳米结构、表面结构、电子结构出发认识电催化过程和催化剂材料的性质,到电催化剂的理论设计、理论模拟和制备;从氢、氧及有机分子电催化基础,到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生物电化学乃至工业电化学过程等电催化应用。本书在内容的选择上,既注重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同时又紧紧围绕前沿方向。 本书既适合选择电催化、电化学、催化化学、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作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也适合从事电催化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 第1章电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El content
1?1电化学的发展历史1 1?2电催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和两类电催化反应及其共同特点3 1?3研究电极过程的经典电化学方法、表面分析技术和电化学原位谱学方法5 1?3?1经典电化学研究方法5 1?3?2非传统电化学研究方法及其进展7 1?4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效应和表面结构效应12 1?4?1电子结构效应对电催化反应速度的影响12 1?4?2表面结构效应对电催化反应速度的影响15 1?5一些实际电催化体系的分析和讨论20 1?5?1纳米粒子的组成及其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20 1?5?2催化剂载体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21 1?5?3纳米粒子的表面结构对其电催化性能的影响22 1?5?4纳米尺度电催化剂活性的比较与关联25 1?6总结与展望28 参考文献29
  • 第2章电催化表面结构效应与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表面结构控制合成
El content
2?1电催化表面结构效应33 2?1?1金属单晶面及其表面原子排列结构33 2?1?2晶面结构效应34 2?2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结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39 2?2?1纳米粒子形状与晶面的关系39 2?2?2晶体生长规律41 2?2?3低表面能金属纳米粒子的控制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44 2?2?4高表面能金属纳米粒子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51 2?3总结与展望67 参考文献69
  • 第3章电催化中的电子效应与协同效应
El content
3?1金属表面吸附作用的物理化学基础75 3?1?1金属的电子能带结构75 3?1?2吸附质与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79 3?1?3吸附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82 3?2催化作用中的电子效应与协同效应85 3?2?1吸附作用的电子特征描述85 3?2?2金属表面反应性及其电子效应调控89 3?2?3催化作用中的协同效应91 3?3研究实例93 3?3?1氧还原反应Pt合金催化剂的电子效应93 3?3?2甲酸氧化反应Pd合金催化剂的表面反应性调控98 3?3?3氢氧化反应Ni催化剂d带反应性的选择性抑制101 3?3?4利用几何效应调控Pt催化甲醇氧化的反应选择性103 3?3?5Pt?Ru电催化协同效应的直接观测105 3?3?6Pd?Au合金表面H吸附与CO吸附所需的 小Pd原子聚集体108 参考文献110
  • 第4章电催化剂的设计与理论模拟
El content
4?1电极/溶液界面电荷传递过程的量子效应114 4?1?1电子转移反应的基本类型114 4?1?2电子转移的基本原理115 4?1?3Marcus的电子转移理论117 4?1?4电极/溶液界面电子的隧道效应123 4?2电极/溶液界面的量子化学模拟128 4?2?1计算方法与模型128 4?2?2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电子构型的计算134 4?2?3溶剂效应150 4?2?4电极电势的模拟159 4?3电极过程动力学模拟及其应用169 4?3?1氧气电催化还原169 4?3?2甲醇电催化氧化176 4?3?3电催化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模拟180 4?4总结与展望190 参考文献190
  • 第5章燃料电池催化剂新材料
El content
5?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催化剂概述196 5?2阳极催化剂200 5?2?1氢?氧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200 5?2?2DMFC阳极催化剂202 5?2?3DFAFC阳极催化剂212 5?2?4DEFC阳极催化剂220 5?3阴极催化剂224 5?3?1阴极氧电还原机理224 5?3?2铂基催化剂225 5?3?3非铂基金属催化剂227 5?4催化剂制备方法231 5?4?1浸渍?液相还原法231 5?4?2胶体法233 5?4?3微乳液法235 5?4?4电化学法235 5?4?5气相还原法236 5?4?6气相沉积法237 5?4?7高温合金化法237 5?4?8羰基簇合物法237 5?4?9预沉淀法238 5?4?10离子液体法238 5?4?11喷雾热解法238 5?4?12固相反应法239 5?4?13多醇过程法240 5?4?14微波法240 5?4?15组合法241 5?4?16离子交换法241 5?4?17辐照法241 5?5载体242 5?5?1炭黑242 5?5?2中孔碳243 5?5?3CNTs245 5?5?4碳凝胶247 5?5?5空心碳247 5?5?6碳卷249 5?5?7碳纤维250 5?5?8碳纳米分子筛250 5?5?9碳化钨251 5?5?10硬碳252 5?5?11碳纳米笼252 5?5?12金刚石252 5?5?13富勒烯252 5?5?14石墨烯253 参考文献253
  • 第6章氢电极电催化
El content
6?1氢电极反应及其电催化概述270 6?2氢的电化学吸附273 6?2?1氢的欠电势吸附274 6?2?2氢的过电势吸附278 6?2?3氢吸附的谱学技术研究280 6?2?4氢吸附的理论计算研究281 6?3氢电极反应机理286 6?4氢电极反应动力学288 6?4?1氢电极反应交换电流密度的测量288 6?4?2交换电流密度的火山关系图290 6?4?3温度对氢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294 6?5氢电催化的Pt表面结构效应296 6?6氢电催化的铂纳米粒径效应297 6?7总结与展望302 参考文献304
  • 第7章铂基催化剂上的氧还原电催化
El content
7?1概述307 7?2Pt单质金属催化剂309 7?2?1Pt单晶的晶面取向、阴离子吸附对氧还原性能的影响309 7?2?2Pt纳米催化剂的粒径效应314 7?3铂基二元模型电催化剂的氧还原行为323 7?4Pt及其合金的氧还原活性趋势的理论预期329 7?5Pt基金属纳米催化剂334 7?6ORR机理的研究进展338 7?7总结与展望343 参考文献344
  • 第8章几种代氢燃料分子的直接电催化氧化
El content
8?1硼氢化物的直接电催化氧化353 8?1?1硼氢化物作为代氢阳极燃料的优势与问题353 8?1?2不同金属上硼氢化物电氧化的基本行为354 8?1?3BH-4在金属电极上的电氧化模型360 8?1?4硼氢化物的直接电催化氧化小结364 8?2氨的直接电催化氧化364 8?2?1氨的直接电催化氧化概述364 8?2?2氨在Pt及其合金上的电氧化行为365 8?2?3氨在金属镍上的电氧化行为371 8?3硼氮烷作为阳极燃料的电催化376 8?3?1硼氮烷作为阳极燃料的电催化概述376 8?3?2BH3NH3在Ag电极上的电氧化377 8?3?3几种典型催化剂上硼氮烷的直接电氧化381 8?3?4总结与展望385 参考文献385
  • 第9章有机小分子电催化
El content
9?1概述388 9?2 CO的电催化氧化390 9?2?1CO在金属表面的吸附390 9?2?2CO在Pt表面电氧化391 9?2?3纳米Pt表面CO的电氧化:尺寸及晶面效应394 9?2?4Pt?Ru合金表面CO电氧化的“双功能机理”395 9?2?5d带能级与表面偏析对电催化的影响397 9?3甲醇的阳极氧化399 9?3?1甲醇的电氧化机理399 9?3?2甲醇电氧化催化剂的设计400 9?4甲酸的电催化氧化402 9?4?1Pt表面甲酸电氧化机理402 9?4?2Pd表面甲酸电氧化404 9?4?3甲酸电氧化催化剂的设计405 9?5乙醇的电催化氧化407 9?6碱性环境中C1小分子的电氧化408 9?6?1碱性条件下CO电催化氧化409 9?6?2碱性条件下甲醇的电催化氧化409 9?7总结与展望411 参考文献412
  • 第10章酶电催化
El content
10?1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418 10?1?1酶的基本概念418 10?1?2酶的活性中心418 10?1?3酶的一级结构与催化功能的关系419 10?1?4酶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与催化功能的关系419 10?1?5酶的四级结构与催化功能的关系421 10?2酶催化反应的一般理论422 10?2?1酶催化反应理论422 10?2?2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424 10?2?3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的求取426 10?3酶催化反应的电化学427 10?3?1酶催化反应的电化学研究方法427 10?3?2酶催化反应的电流理论434 10?3?3酶在电极表面的固定439 10?4酶催化电化学研究的几个重要例子451 10?4?1葡萄糖氧化酶452 10?4?2反丁烯二酸还原酶和丁二酸脱氢酶454 10?4?3过氧化物酶459 10?4?4钼氧转移酶462 10?4?5细胞色素P450酶467 10?4?6氢酶469 10?4?7含铜氧化酶471 10?5酶电化学催化的应用472 10?5?1用于底物的定量测定473 10?5?2用作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极催化剂478 10?5?3电化学免疫分析482 10?5?4DNA杂交检测483 参考文献484
  • 第11章光电催化
El content
11?1概述495 11?2光电催化原理498 11?2?1太阳能光电催化原理498 11?2?2环境光电催化原理503 11?3光电催化剂与光电催化反应507 11?3?1TiO2光电催化剂的制备507 11?3?2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途径510 11?3?3WO3光电催化剂512 11?3?4CdS光电催化剂514 11?3?5ZnO光电催化剂515 11?3?6新型配合物半导体光电催化剂517 11?3?7具有光电催化功能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517 11?3?8光电催化剂的表征518 11?3?9光电催化反应527 11?4重要的光电催化过程及应用541 11?4?1光电催化电解水制氢541 11?4?2光电催化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542 11?5光电催化的研究方法544 11?5?1光催化研究过程的分析方法545 11?5?2光电催化的动力学研究549 11?5?3光电化学研究方法552 参考文献561
  • 第12章燃料电池电催化
El content
12?1燃料电池的分类和性能567 12?1?1燃料电池分类568 12?1?2燃料电池性能568 12?2燃料电池电催化571 12?2?1催化剂概述571 12?2?2电催化反应特点573 12?2?3催化剂的表征方法578 12?2?4催化剂的结构组成588 12?2?5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592 12?2?6催化剂的耐久性596 12?3总结与展望604 参考文献605
  • 第13章工业过程电催化
El content
13?1氯碱工业过程电催化609 13?1?1氯碱工业概述609 13?1?2氯碱电解槽的析氯阳极电催化612 13?1?3氯碱电解槽的析氢阴极电催化619 13?2湿法冶金工业电积过程电催化621 13?2?1湿法冶金工业概述621 13?2?2氯化物水溶液中Ni、Co电积过程电催化624 13?2?3硫酸溶液中Ni电积过程电催化625 13?2?4硫酸溶液Zn电积过程电催化629 13?3熔盐铝电解过程电催化639 13?3?1熔盐铝电解工业概述639 13?3?2碳素阳极的掺杂电催化640 13?3?3碳素阳极掺杂电催化机理645 13?3?4锂盐阳极糊及其工业应用649 13?3?5预焙阳极的掺杂电催化与综合改性651
  • 参考文献652
  • 索引659

Energy electrochemistry

能源电化学 ↩️ $${\mathscr{2022年8月20日——}}$$

ISBN: 9787122214188

image

El summary
本书是《电化学丛书》分册之一。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各种常用和新型化学电源,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结合作者们在该领域研究的心得与成果,重点介绍这些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发展概况、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等。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比较翔实的参考,可供能源、材料和化学电源等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
  • 第1章绪论
El content
1 1化石能源的问题1 1 2 21世纪的能源发展趋势2 1 2 1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越来越受到重视2 1 2 2煤炭将作为过渡能源而受到重视3 1 2 3节能技术将备受重视3 1 2 4甲烷水合新化石能源的开发将得到强化3 1 3各种可再生能源的优缺点3 1 3 1太阳能3 1 3 2风能4 1 3 3生物质能5 1 3 4氢能6 1 4新能源与电化学的关系7 参考文献9
  • 第2章一次电池 El content
2 1引言10 2 2锌锰电池11 2 2 1锌锰电池概述11 2 2 2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11 2 2 3锌锰电池的发展概况13 2 3锌氧化银电池19 2 3 1概述19 2 3 2锌银电池的工作原理19 2 3 3锌银电池的研发概况20 2 4锂电池21 2 4 1概述21 2 4 2不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22 参考文献25
  • 第3章二次电池
El content
3 1引言28 3 1 1二次电池分类28 3 1 2二次电池对材料的基本要求29 3 1 3有效放电容量29 3 2可充碱锰电池30 3 2 1概述30 3 2 2金属锰电化学30 3 2 3锰氧化物物化性质31 3 2 4MnO2电化学32 3 2 5质子动力学33 3 2 6循环性能33 3 2 7“惰性”——一个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34 3 2 8展望35 3 3铅酸电池35 3 3 1概述35 3 3 2充放电反应36 3 3 3电解液37 3 3 4电位pH图37 3 3 5Pb及其化合物37 3 3 6正极充放电反应38 3 3 7负极充放电反应39 3 3 8“Coup de Fouet”现象40 3 3 9自放电反应41 3 3 10性能衰减机理42 3 3 11应用举例44 3 3 12研究进展44 3 3 13隔膜48 3 3 14早期容量损失49 3 3 15发展方向49 3 4H2Ni电池53 3 4 1概述53 3 4 2镍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54 3 4 3电化学54 3 4 4充放电机理55 3 4 5氢电极简述57 3 4 6应用举例57 3 4 7研究现状58 3 4 8前景与展望60 3 5碱性电池61 3 5 1锌镍、铁镍、镉镍、超铁和锌银电池61 3 5 2MH-Ni电池65 3 6锂离子电池73 3 6 1概述73 3 6 2碳基负极材料74 3 6 3金属锂负极77 3 6 4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78 3 6 5氮化物79 3 6 6尖晶石LiMn2O480 3 6 7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81 3 6 8橄榄石结构磷酸盐84 3 6 9Li-V-P-O、VOx系列嵌锂材料简述89 3 6 10Li-Ti-O嵌锂电极材料90 3 6 11电解液91 3 6 12总结100 参考文献104
  • 第4章燃料电池
El content
4 1引言108 4 1 1燃料电池的定义108 4 1 2燃料电池的历史回顾108 4 1 3燃料电池基础111 4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13 4 2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简史113 4 2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14 4 2 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特点115 4 2 4膜电极组件115 4 2 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的问题123 4 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124 4 3 1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发概况125 4 3 2工作原理126 4 3 3基本结构126 4 3 4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优点127 4 3 5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改进128 4 3 6质子交换膜130 4 4直接甲酸燃料电池131 4 4 1研究甲醇替代燃料的原因131 4 4 2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优缺点132 4 5直接乙醇燃料电池133 4 5 1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概况133 4 5 2直接乙醇燃料电池优缺点134 4 5 3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34 4 6直接碳燃料电池134 4 6 1直接碳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134 4 6 2直接碳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池结构135 4 6 3直接碳燃料电池的特点136 4 6 4杂化型直接碳燃料电池137 4 6 5直接碳燃料电池的问题与展望138 4 7碱性燃料电池140 4 7 1碱性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140 4 7 2碱性燃料电池的优缺点140 4 7 3碱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41 4 7 4碱性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141 4 8磷酸燃料电池145 4 8 1磷酸燃料电池发展概况145 4 8 2磷酸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146 4 8 3磷酸燃料电池的优缺点147 4 8 4磷酸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147 4 8 5影响磷酸燃料电池性能的因素150 4 8 6影响寿命的因素及改进方法151 4 8 7磷酸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展望152 4 9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153 4 9 1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展概况153 4 9 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54 4 9 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155 4 9 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材料156 4 9 5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电解质157 4 9 6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158 4 9 7操作条件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158 4 9 8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优点160 4 9 9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缺点160 4 9 1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商业化的问题160 4 1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61 4 10 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161 4 10 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63 4 10 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164 4 10 4质子传导电解质169 4 10 5氧气在阴极的还原机理174 4 10 6连接材料和密封材料174 4 10 7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与组成177 4 11生物燃料电池179 4 11 1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180 4 11 2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分类180 4 11 3微生物燃料电池182 参考文献190
  • 第5章金属-空气电池
El content
5 1金属-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192 5 2金属-空气电池的特点193 5 3金属-空气电池的分类194 5 3 1按阴极氧化剂分类194 5 3 2按阳极所用金属材料分类194 5 3 3按工作方式分类194 5 3 4按电解质溶液分类194 5 4金属-空气电池的应用195 5 4 1电动运输工具的牵引电源195 5 4 2备用和应急电源195 5 4 3便携式仪器设备电源195 5 4 4水下电源195 5 5金属-空气电池阳极材料196 5 5 1锌阳极196 5 5 2铝阳极199 5 5 3镁阳极201 5 6金属-空气电池结构与性能203 5 6 1金属-空气电池的优点203 5 6 2碱性空气阴极的工作原理203 5 6 3机械充电式锌-空气电池204 5 6 4连续供料式锌-空气电池204 5 6 5金属-过氧化氢空气电池206 参考文献210 索引

About

This repository is mainly for electrochemistry, relative books reading or some resources.

Topics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

Languages